从澳门边界鸟瞰广东珠海横琴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章熙春 郭红松绘
李善民 郭红松绘
丁焕峰 郭红松绘
2018广州国际创新节上,AR产品“微缩星球”引起关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网友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能为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样的空间和思路?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和推广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会有哪些政策上的扶持?
●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中,哪个最有人工智能发展特质?
●大湾区内智库建设浪潮涌动,能否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合作,为各类研究院在香港和南沙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
●着力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大湾区企业与科研机构还有哪些方面亟需加强合作?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
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丁焕峰
用引领式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光明智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有网友问,上海等城市也具备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雄厚实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何不同?“新兴产业策源地”怎么理解?
李善民: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特色在于:国际性、产业化、创新性。
国际化,是指这里是国际一流科技资源的集聚中心。香港有多家世界级大学,基础研究实力雄厚;澳门在部分领域的科技力量走在国际前列,广州、深圳也有多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更为关键的是,香港实施国际自由港政策,拥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吸引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同时,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各类科研资金募集、顶尖科研设备入境等非常便利。
产业化,因为在这里科技成果转化迅速。大湾区是世界最具活力的创新区域之一,产业链条完善,配套产业齐全,还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链中端资源。香港、广州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链前端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专利成果,深圳已是国际科创成果的孵化基地,香港可提供广阔的投融资平台,珠三角有强大的制造业能力,这些都让大湾区拥有广阔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
创新化,这里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绝佳试验田。粤港澳大湾区除了“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制度差异,还有科研经费过境、人才跨境流动、税收、知识产权保护、高校合作、科技体制等障碍。解决了大湾区的科技合作障碍,就是为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科技合作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思路。粤港澳大湾区内拥有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大胆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服务国家创新大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对于我国科技强国具有独特意义,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以来,我们更加意识到“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的重要性。《规划纲要》提出,要“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题中之义在于,中国不能再走模仿创新、跟随式创新的道路了,必须要有引领性的创新,我们的产业发展也要摆脱旧有格局,在新兴产业上发力,实现“弯道超车”。但科技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面向世界、紧跟前沿。因而,国际科创中心必须是开放性很高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国内现阶段最符合这一条件的区域。
丁焕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同之处在于,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合力发挥“全球金融中心+全球制造业中心+全球商贸中心+全球创新高地”优势。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球物流中心;广州是国际商贸中心,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深圳则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金融领域等方面具有超强竞争力;珠三角是世界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业中心将与北京、上海两大实力雄厚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互补关系,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三大支柱”。
章熙春:改革开放40余年来,广东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地、领头羊。广东区域创新能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跃居全国第一,具备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产值已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大,产业结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之际,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技术革新,正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强力支撑科技强国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责任。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削弱,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竞争力面临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大湾区经济发展新动力、新引擎,不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结构,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更高水平工业化,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抓住协同创新的“共同体、生态链、关节点”
光明智库: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才能始终站在国际科技前沿。网友们很关心,粤港澳三地科创资源各有什么优势,应怎样优势互补,增强吸引世界创新资源的能力?
章熙春: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角度看,粤港澳三地各有优势。例如广东在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和产学研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覆盖面、经费投入和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支持力度比较大;香港、澳门在科技创新资源国际化、科技金融服务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增强大湾区吸引和对接世界创新资源的能力,必须以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目标,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改革,增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水平,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势互补。具体来说,应建设创新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构建创新生态链,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打通创新关节点,推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李善民:对于大湾区内部而言,要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一个整体,强调竞争与合作,搭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交流合作机制。首先,不同于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单一核心城市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多中心格局避免了谁当“龙头”的争论,促进城市之间良性分工,既充分竞争也加强合作。其次,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形成了以市场为纽带联结的“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组织形式。未来应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政府则应优化研发投入和做好服务工作。
对于大湾区外部而言,关键是怎样更好吸引国际科技创新资源。要打造与世界级创新湾区定位相适应的科创平台,组建国际级的科研队伍,吸引全球科技资源,多方力量共建世界级创新区;要突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门类齐全、商业环境好,能够辐射内陆腹地巨大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飞地”模式,并依据“正面清单”有针对性地吸引国际高科技企业入住;实施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离岸科创”政策,吸引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好湾区狭长的海岸线资源,布局一些世界级的研发机构总部和创新团队。通过优美的人居环境,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作热情,从而建成世界级创新团队的向往之地。
丁焕峰: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不断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积极鼓励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国际企业在粤港澳设立分支机构,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鼓励境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活动,协同“走出去”。国家要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在大湾区布局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向港澳有序开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学科资源,提升粤港澳基础研究水平;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国家高新区支持产业高端化发展;支持港澳一批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平台。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探索港澳科研机构平等享受内地支持创新政策和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等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充分利用港澳国际化优势,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着眼于开放融合发展,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光明智库: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建设科创中心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有哪些已经见效的政策措施,未来还应怎样推进?
章熙春: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如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实验室,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支持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推动三地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布局人工智能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等高端国际研发平台;建设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和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产业园区等。
下一步,应着眼于开放融合发展,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创新基础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科创中心。
推动大湾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深入推进粤港澳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形成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集群。应以“政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主导、企业支持”为原则,在政府科技创新规划和高新技术发展战略引导下,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对大湾区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推进校企合作重大科技攻关平台建设。以“政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支持、企业主导”为原则,提高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指导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新兴产业技术加强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构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和生态链,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一批国际化、全方位、全覆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科技金融支持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新兴产业孵化平台,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的引领者。
李善民:在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已有一定成效: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澳门已获批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和深圳拥有3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形成空间分布上集聚、学科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集群;打造了多个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或平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正在发挥集群效应和团队效应;培育科技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中山大学的倡导下,包括香港9所大学在内的28所粤港澳三地高校共建粤港澳高校联盟,目前又成立了粤港澳超算联盟、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等。
未来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湾区发展的核心能力:明确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具体合作机制和推进细则,并促进科技走廊与其他湾区城市的链接;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为核心,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湾区的布局建设,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的辐射源;建设科技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支持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